Join
第一次創業就上手:商業計劃書怎麼寫?架構、範例懶人包
CategoryArticle
Lecture Date:
2025-11-06

(圖片來源:taiwanarena)
在今年的 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成果記者會 上,臺灣科技新創基地 Taiwan Tech Arena(TTA) 公布,自 2018 年成立至今已培育超過 1,069 家新創團隊,累積引入近 400 億元投資。
同時,TTA 更與 CES、VivaTech 等國際舞台接軌,協助臺灣團隊登上世界舞台展示亮點。在這樣的創業熱潮下,擁有一份具說服力的 商業計劃書,不只是募資文件,更是讓你的創意在眾多創業團隊中脫穎而出的關鍵門票。現在,就讓這篇文章帶你深入了解 商業計劃書的架構、撰寫技巧與實用範例,幫助你第一次創業就能自信提案,抓住投資人與市場的注意力。
商業計劃書是什麼?為什麼創業需要寫商業計劃書?
商業計劃書的定義與用途是什麼?
商業計劃書是一份結構化文件,清楚說明公司的願景、目標、策略、市場分析、產品或服務、營運模式、管理團隊及財務預測。它是企業的戰略藍圖,用於向投資者、銀行、合作夥伴或內部團隊展示企業的可行性與獲利潛力。
創業初期為什麼一定要寫商業計劃書?除了給投資人看,還有哪些用途?
因為創業初期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與挑戰,商業計劃書可以幫助你建立方向、爭取資源與推動規劃執行,是很有效幫助創業的工具。以下是擁有商業計劃書的三大益處:
1.建立明確方向
商業計劃書能幫助創業者系統性思考,將願景、目標、產品定位、行銷策略與財務規劃清楚整理,避免因盲目熱情而迷失方向。
2.爭取外部資源
投資人、銀行、政府單位在評估新創時,都需要看到一份結構化的計劃,證明你的想法有商業可行性。沒有計劃書,常常連第一關「說服對方」都過不了。
3.推動規劃執行
商業計劃書不僅是「對外」的文件,也是「對內」的工具。它能幫助團隊建立共識、分工合作,並作為後續檢視執行成果的重要依據。
4.拓展企業發展
用於申請政府補助與貸款、尋求策略合作、招募關鍵人才,成為企業內外部溝通與管理的橋樑。
商業計劃書架構怎麼寫?關鍵內容一次看

(圖片來源:unsplash)
商業計劃書通常包含哪些關鍵內容?
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架構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構成要素:
| 章節名稱 | 目的與關鍵內容 |
| 執行摘要 | 濃縮全篇精華,快速吸引讀者,概述業務、市場、團隊、財務亮點與資金需求。 |
| 公司介紹 | 說明公司使命、願景、法律結構與核心價值,建立專業企業形象。 |
| 產品與服務 | 詳細描述產品/服務功能、解決的問題、獨特賣點與未來發展方向。 |
| 市場分析 | 深入研究目標市場規模、成長趨勢、客戶輪廓、競爭格局與市場進入策略。 |
| 行銷與銷售策略 | 闡述接觸客戶的方法、推廣策略、定價模式、分銷渠道與銷售流程 |
| 管理團隊 | 介紹核心成員的背景、經驗、專長與組織架構,凸顯團隊執行力。 |
| 營運計劃 | 說明日常營運流程,包括生產、供應鏈、技術與人力資源規劃。 |
| 財務預測 | 呈現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並清楚說明資金需求與運用計畫。 |
| 附錄 | 提供支持性文件,如履歷、市場研究報告、專利或法律文件等。 |
商業計劃書篇幅要寫多長才合適?
商業計劃書的理想長度建議介於 15-30頁 之間。對於新創公司或初次提案,建議將篇幅控制在更為精簡的 10-20頁 內。
商業計劃書 vs 募資簡報:用途+撰寫時間軸規劃
募資簡報和商業計劃書是創業過程中兩種截然不同但又相互補充的文件,它們在用途、長度、重點呈現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
| 特性 | 商業計劃書 | 募資簡報 |
| 主要用途 | 詳細規劃、深度評估、盡職調查、內部管理、申請貸款/補助 | 初步介紹、快速吸引注意、激發興趣、爭取後續會面 |
| 適用創業階段 | 籌資進入深入評估階段:例如 A 輪前後、需要與投資人進行盡職調查、申請政府資源或銀行貸款時。 | 初期接觸或種子輪階段:例如 Demo Day、比賽路演、與投資人初次見面時,用來快速抓住注意力。 |
| 建議長度 | 15–30 頁(新創建議 10–20 頁) | 10–20 頁 |
| 內容深度 | 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市場、營運、財務、團隊、風險) 精華摘要、亮點呈現(願景、痛點、解決方案、市場、團隊、資金) |
精華摘要、亮點呈現(願景、痛點、解決方案、市場、團隊、資金) |
| 目標讀者 | 潛在投資人(深度評估階段)、銀行、政府機構、核心團隊成員 |
潛在投資人(初步篩選階段)、合作夥伴、媒體 |
募資簡報與商業計劃書並不是擇一使用的文件,而是相互配合的工具。簡報像是「門票」,幫助你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投資人的注意與興趣;而計劃書則是「藍圖」,在投資人願意深入了解後,提供完整且有數據支持的規劃。唯有兩者並用,才能在創業旅程中既吸引目光,又展現專業與可行性。
商業計劃書撰寫技巧與常見錯誤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撰寫商業計畫書時,也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若是因為小錯誤而不被認可,將會十分可惜。
如何撰寫一份能吸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
投資人在閱讀商業計劃書時,不僅想看到你的熱情,更想確信你有足夠的市場洞察力、可持續的獲利模式,以及具執行力的團隊。以下三大要素是最能打動投資人的關鍵:
1.市場潛力:投資人會先評估市場是否「夠大」與「成長快」。因此,你需要提供清楚的市場數據(如 TAM、SAM、SOM),並結合趨勢、痛點分析,說明為何此刻是切入的最佳時機。同時,透過競爭者比較,凸顯你的差異化與優勢。
2.獲利模式:投資人想看到的不只是營收來源,而是能不能持續賺錢。計劃書應明確描述營收模式(如訂閱制、廣告、交易抽成),並提出單位經濟數據(如 CAC 與 LTV 的比例),證明模式可擴張且具長期價值。若能描繪出規模化後的成長路徑,更能提高說服力。
3.團隊能力:好的點子需要強大的團隊來實現。投資人會特別關注團隊的專業背景、過往成就,以及成員之間是否互補。計劃書中應突顯「執行力」:例如過往如何解決困難、如何快速調整策略,這些都能展現團隊的韌性與潛力。
商業計劃書的「反向思考」:從投資人的角度,教你避開常見地雷與錯誤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他們在審閱你的商業計劃書時,會特別留意一些「紅旗」,這些都是可能讓他們卻步的警訊 。
| 常見錯誤 | 應對策略 |
| 過度樂觀的預測 | 以市場研究與保守假設為基礎,提供多種情境分析。 |
| 競爭優勢不明確 | 闡述產品/服務的獨特賣點,展示競爭壁壘。 |
| 財務預測缺乏合理性 | 提供清楚假設與可靠數據,確保模型邏輯。 |
| 忽略潛在風險 | 列出市場、營運、財務、技術風險,並提出應對策略。 |
| 冗長且缺乏重點 | 執行摘要精煉,各章節重點突出,搭配圖表。 |
商業計劃書是投資人評估新創的第一道關卡,細節中的小錯誤往往比內容本身更致命。與其過度包裝、不切實際,不如以務實、透明與數據為基礎,展現團隊的專業與執行力。
商業計劃書的法律與保密指南:兩大手段教你如何保護創業點子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撰寫和分享商業計劃書時,除了內容的說服力,法律與保密細節的考量同樣至關重要。
智慧財產權保護
若創業計劃涉及 專利、商標、著作權或商業秘密,應在計劃書中清楚說明目前的保護狀態(已獲得或正在申請中)。在正式取得法律保障前,建議避免公開過多技術細節,以免造成潛在風險。
保密協議 (NDA)
簽署 NDA(保密協議)是保障敏感資訊的重要手段,例如 商業計劃、產品設計、客戶名單、定價策略 等。當需要向投資人、員工或合作夥伴分享資料時,可以考慮使用 NDA 作為基本防護。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投資人(尤其是早期天使投資人或創投)可能不願意簽署 NDA。因此,創業者應衡量利弊,在初期避免提供過於敏感的資訊,以免影響交流機會。
如何有效地展示商業計劃書中的財務預測?用數字說服投資人
本章將深入探討商業計劃書中財務預測的核心內容,指導如何提升其可信度,並提供實用的財務模板資源。
商業計劃書中的財務預測要包含什麼?
商業計劃書中的財務預測是說服投資人的關鍵部分,一份完整的財務預測應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財務預測組成 | 意義 |
| 損益表 | 顯示公司在特定期間的盈利能力(收入、成本、利潤) |
| 現金流量表 | 追蹤公司現金的流入與流出,反映流動性與償債能力 |
| 資產負債表 | 在特定時點顯示公司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反映財務狀況 |
| 資金需求與運用 | 明確所需資金總額、來源與具體用途,以及預期成果 |
| 假設說明 | 支撐所有財務數據背後的邏輯與依據 |
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的財務預測,提昇可信度的三大原則
要讓財務預測具備高度可信度,以數字說服投資人,必須遵循以下三大原則:
原則一:基於合理且有數據支撐的假設
財務模型的可信度來自於假設的合理性。投資人希望看到你引用真實數據,而不是憑直覺估算。
- 使用市場研究報告、產業平均數據或公開統計作為依據。
- 在計劃書中明確說明假設來源,例如:「根據 Gartner 的產業調查數據,假設每月新增用戶數成長 8%...」。
單一情境無法反映創業的真實風險,投資人想看到你如何面對不同挑戰。
- 提出三種版本:基礎情境(最可能)、樂觀情境(高於預期)、悲觀情境(低於預期)。
- 描述在不同情境下,你會如何調整策略,例如縮減開支、延後擴張或加強行銷。
投資人最怕看到「數字說一套,計劃說一套」。財務預測必須和市場分析、行銷策略、營運計劃彼此呼應。
- 確保行銷預算、營運成本、團隊擴編等在財務表現中能找到對應。
- 清楚列出公式與推導方式,例如 CAC(獲客成本)如何計算。
- 用簡單易懂的邏輯,讓投資人能快速理解數據背後的假設,而不是被複雜表格淹沒。
商業計劃書的「說故事」技巧:如何用數據與情感,打造一份能打動人心的提案?

(圖片來源:unsplash)
你的創業熱情,如何透過商業計劃書傳遞給投資人,讓他們不僅理解,更能被感動?這就是「說故事」的藝術!「說故事」的技巧,是將冰冷的數字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敘事,讓投資人與你的願景產生情感連結 。
以下是六大實用的「說故事」技巧,幫助你打造一份能打動人心的商業計劃書:
1.從痛點開始: 用清楚且引人共鳴的問題切入,吸引投資人注意。
2.舊世界困境 vs 新世界願景:描述現有問題的原因,再呈現公司帶來的「光明未來」。
3.讓「團隊」成為英雄:展示團隊克服挑戰、學習成長的歷程,強調熱情與執行力。
4.用數據增強真實性:財務、成長趨勢、市場規模等量化資訊融入故事。
5.簡潔視覺化呈現:避免冗長文字,使用標題、圖表、圖片與資訊圖表增加吸引力。
6.明確的「行動呼籲」: 清楚說明資金需求、用途及投資回報,引導投資人採取行動。
商業計劃書範例去哪找?有免費商業計劃書word模板嗎?
哪裡可以找到商業計劃書例子、範本?
以下是一些推薦的查找來源,附上下載連結,方便你直接取得範本:
| 補助計畫 | 範本 / 下載方式 |
| SBIR(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 SBIR 下載專區 |
| 地方型 SBIR(如高雄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 | 114 年度高雄市 SBIR 計畫書格式檔案 |
實戰資源:從理論到實踐的加速器講座與工作坊
在看了這麼多商業計畫書的撰寫技巧後,你對於如何撰寫比較有頭緒了嗎?
不過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實戰經驗與專業指導更是不可或缺。 臺灣科技新創基地 Taiwan Tech Arena(TTA) 作為一個國際級的科技創業聚落,正是將你的計劃從紙面轉化為現實的最佳場域。TTA 的價值在於其所匯聚的豐富生態系。包括:
- 實體與生態系資源:Taiwan Tech Arena (TTA) 提供創新辦公空間,並匯聚國內外頂尖加速器與專業導師。
- 專業輔導與活動:定期舉辦講座、工作坊,提供實戰指導,幫助團隊將計劃書轉化為行動。
- 媒合產業專家:TTA 協助連結產業資源與專家,提供貼近實戰的指導與建議。